詩,是人類精神勞動產生的高雅的文學奇葩;酒,是人類物質生產的精華瓊漿。
從古而今,詩與酒交織結下的不解之緣,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國詩酒文化”。
8月29日-30日,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暨郎酒莊園之夜詩會在郎酒莊園盛大啟幕,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得主、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傅天琳、張新泉,駿馬獎得主魯娟,四川文學獎得主呂歷等80余位詩人、評論家、朗誦藝術家齊聚郎酒莊園,引發了詩壇的高度關注。
據悉,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這是重慶直轄后,41年內成渝詩人最大規模的一次匯聚。
為何如此盛事會選擇這座深山的莊園里?
除了詩酒文化的不可解之緣,更重要的是,文化界早已對郎酒產生的青睞:
早在十余年前,莫言、阿來、賈平凹、蘇童、閻連科、舒婷等文壇巨匠就才曾來采風郎酒;近年來,余秀華、土家野夫、李亞偉等詩壇大咖也才能到訪,在郎酒品酒論詩,好不暢快!
好山好水好郎酒,有被文化界青睞的基因,也是促成此次最大規模的一次詩意集結的一大原因。
29日晚,郎酒莊園之夜詩會拉開帷幕,兩地詩壇名家新秀攜手,多位朗誦藝術家紛紛登臺,分為“雙城明月話詩酒”“九天開出一成都”“卻話巴山夜雨時”三個篇章,朗誦在場多位詩人的經典名作。
圖:成渝詩人在郎酒莊園·天寶洞
次日,首個《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召開,著名詩人梁平在論壇開幕致辭,熊焱、李海洲做了《成渝詩歌與酒文化》主題演講。
所謂詩與酒天生契合,從來密不可分。
兩天一夜的論道之余,大咖們合體采風郎酒莊園,從金樽堡、洞仙別院、天寶洞、十里香廣場到千憶回香谷,在這里感受到釀酒的生態美學和詩酒一體的品質文化氛圍,深度體驗郎酒莊園的極致品質。
詩文化與酒文化的融合,也為郎酒莊園再添一份詩意文化的浪漫之美,以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呈現在大眾面前。
其實注重文化品牌的塑造,是郎酒歷來的傳統。
“我們從來不是一個機械的釀酒工廠,我們是五湖四海朋友們相聚的寶地,把酒言歡暢聊古今文化的場所”。
此次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之際,這場詩壇盛會中,人們透過文字,以最古樸的方式沉浸于郎酒莊園的震撼風貌,奏出成渝雙城的大雅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