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 趙碧清)2025“漢語橋”中文+影視配音主題夏令營暨2024配音秀海外賽區獲獎選手頒獎儀式在邯鄲舉行。來自多個國家的中文學習選手齊聚“成語之都、太極之鄉”邯鄲,通過語言競技與文化體驗,開啟了一場跨越國界的中華文明探索之旅,為邯鄲這座千年古城注入鮮活的國際化氣息。
作為“漢語橋”品牌創新項目,2024全球外國人“漢語橋”配音秀總決賽已于去年12月在浙江落幕。共吸引了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的940選手參與,最終36名佼佼者脫穎而出,贏得了2025“漢語橋”中文+影視配音主題夏令營的參營資格。
頒獎儀式上,兒童組選手,來自俄羅斯的顧圣希,美國的那立程、康彩蝶,以及青少年組選手,來自美國的譚木蘭、言俐睿,黑山的柏愛莉,印度尼西亞的陳詩玲依次登臺,接過榮譽證書。
儀式現場特別設置“成語國際小使者”挑戰賽,通過趣味闖關形式,競答“邯鄲學步”“黃粱美夢”等成語典故,沉浸式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中文如同打開中國文化的鑰匙。”來自美國的康彩蝶表示,如今親自踏上邯鄲的土地,不僅是對自己中文學習成果的肯定,更期待在這座古城開啟一場深度文化之旅,進一步提升中文水平,感受中國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期間,新華網聯合“漢語橋”主辦方共同發起文化體驗紀實欄目《48小時愛上中國》。該欄目以48小時為時間框架,通過外國人的視角解鎖中國城市之美,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內涵,用鮮活故事講好中國文化,為中外友好文化交流搭建新橋梁。
海外選手們將先后走進邯鄲道歷史文化街區、叢臺公園、市博物館、磁州窯遺址、廣府古城、大名古城等景點,開啟一場“沉浸式”邯鄲文化之旅。選手們不僅能在邯鄲的古韻中,沉浸式體驗中文之美,還將走進配音訓練營,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用聲音為成語影視注入新的生命力,讓中文的韻律與邯鄲的文脈相遇,在邯鄲的文化沃土中,收獲語言的成長與跨國友誼,成為連接中外的文化使者。
自2008年創辦以來,“漢語橋”系列活動已累計吸引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少年參與,成為中外人文交流的標志性品牌。2018年增設的配音秀子項目,通過“中文+影視”創新模式,吸引超50萬名海外學習者關注中國影視作品。
此次“漢語橋”中文+影視配音主題夏令營的舉辦,不僅為海外中文學習者提供了展示與交流的平臺,更讓邯鄲的歷史文化通過這一國際化活動走向世界。通過海外選手們的深度探訪,邯鄲的歷史厚重與現代活力將被更多國際友人知曉,而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中文學習者,也將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增進中外友誼的重要力量,為中外文化交流持續注入新活力。本次活動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作為“漢語橋”系列活動的創新實踐,夏令營通過“語言競技+文化研學+媒體傳播”三維聯動,探索國際中文教育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