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勝利油田油氣井下作業中心勝采作業區設備修保服務站的值班室,站長李東水剛收拾完搶修過設備的凌亂工房,正準備去吃午飯,手機突然響起。
“李站,我現在在STT142X103井,進行搬遷施工,自備井架修井機收完井架后,車的方向盤轉不動了。”通井機司機許德勝說。
“先檢查一下,是哪里出現的問題,我組織人員馬上到現場。”“隋濰縣、蓋向東你們倆跟我走,咱們去修車。”拿上工具箱,來不及吃飯的他們第一時間趕赴井場。
設備修保服務站是勝采作業區的后勤保障單位。為保障作業區各項目部的攻堅創效,該站成立了設備搶修小組,滿足生產施工的用車要求。
他們到達現場,仔細檢查,發現是助力泵缺少傳動油導致掃膛。“蓋向東,你回去拿一套備用的助力泵,然后將油料回收裝置帶過來,咱們現場維修。”李東水安排道。
半個小時后,看到蓋向東帶回油料回收裝置,李東水立即把進油管接在儲油罐內,出油管連接在備用的油桶內,然后按照正負極標識將夾子夾在車輛的電瓶正負極上,將儲油罐內的油打入備用油箱內。直到抽空油料停泵,油桶及車輛周圍沒見到一滴油液時,李東水這才舒了一口氣。
原來這是李東水修保服務團隊的一項新發明,他是根據車輛底部和地面的空間狹窄,現場修理時用盆接著廢油,由于空間受限來回倒換油盆時,油污總會多多少少的滴落到地上。這項發明解決了在維修過程中造成的油料污染和浪費問題。
作者: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