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希諾生物發布了2023年年度業績快報。繼上年虧損9個億之后,去年全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虧損14.47億元。從表面上看,康希諾生物“賺也新冠,虧也新冠”。但實際上,新冠疫苗帶來的壓力已進入尾聲,康希諾生物這個“價值洼地”即將回歸正軌,迎來重要的蛻變節點。
走出出海加速度康希諾生物海外合作成果不斷“刷屏”
首先,生物醫藥企業波動大,財報表現偶爾不盡如人意,這是正?,F象。
因為,疫苗市場本身是一條超長周期賽道,行業的核心因素還是技術、管線、產品、商業化能力,這一點國內外都有過足夠多的案例可以佐證。所以,康希諾生物短期的漲虧并不能掩蓋生物醫藥的永續價值。
拋開收入不談,2023年康希諾生物技術、管線、產品、商業化能力都在快速成長,上行的趨勢明朗。例如,康希諾海外動作不斷加快,市場長期優勢逐步顯露。
去年,海外合作成果不斷“刷屏”就是一個例子。基于發展中國家廣闊的市場空間,康希諾生物精準定位,深度布局,與印尼聯合推進創新疫苗合作,并在馬來西亞入股SGB集團綁定合作。要知道,SGB集團在馬來西亞可是唯三擁有經營疫苗資質的公司,并且馬來西亞還是PIC/S的成員國,可為康希諾生物其他產品未來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便捷通道。
此外,康希諾生物還與沙特阿拉伯藥品制造公司SPIMACO簽署疫苗合作框架協議,重點推進四價流腦結合疫苗進入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中東和北非地區市場,不斷深化其王牌產品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戰略布局。
除了發展中國家,康希諾生物還加強與發達國家機構的合作,借鑒各方優勢交流新技術,提升自身國際價值。比如,康希諾生物與阿斯利康簽署合作協議,為阿斯利康提供mRNA疫苗的CDMO服務。隨后,康希諾生物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研發重組脊灰疫苗“VLP-Polio”。而目前,蓋茨基金會資助合作的項目大多是世界最領先的領域,這對康希諾生物產品走向全球、提升利潤,無疑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這些在商業化層面的種種國際動作說明,康希諾生物早已對自身出海路線做出前瞻,加強與發達國家機構的技術交流與合作,著重布局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覆蓋中東、東南亞、南美等地區,從而贏得更多的國際合作契機。
出海,康希諾生物現階段的突圍之舉
為何選擇開拓海外市場?事實上,我國大型疫苗品種已趨于飽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這無疑對生物醫藥企業構成持續的挑戰。因此,康希諾生物提前布局,尋求海外市場的拓展,成為其戰略規劃的重要一環。
以四價流腦結合疫苗為例??迪VZ生物研發生產的曼海欣,系亞洲首款、我國首個腦膜炎球菌四價結合疫苗產品。自2021年底上市以來,曼海欣憑借獨特市場定位,銷售額逐年攀升,累積已破百萬。據媒體報道,該疫苗已在全國除西藏、港澳臺之外的省份獲得準入,成為眾多家長的優先選擇。
創新技術始終是康希諾生物的底色,這一核心優勢已在國內市場得到了充分體現。如今,康希諾生物瞄準了國際市場,將這一優勢在全球范圍復制并擴大。譬如,加強海外市場的流腦布局,借助新冠疫苗的雁陣效應,助力流腦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攻城略地,提升該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可及性,并重點覆蓋需求量更高的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進一步產生更多市場銷量轉化,亦使其創新疫苗技術優勢在海外市場上得到進一步延伸。
目前,康希諾生物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疫苗研發和生產體系。這套體系不僅符合國際標準,而且在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康希諾生物愿意與各國優質合作伙伴聯合開展研究和生產,推進合作地區的疫苗技術進步,以此尋求更大合作機遇,獲得更廣泛的市場認可。
事實上,康希諾生物早在2019年便開始布局海外市場,與意大利VaxYnethic就疫苗臨床開發、供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自2021年起,公司依托新冠疫苗研發和生產優勢,擴充商業化團隊,提升產能,并與墨西哥、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多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合作建立灌裝生產線,成功開辟海外市場,積累了豐富的出海經驗。
可以預見的是,康希諾生物強有力的創新疫苗技術優勢,將給其自身的全球商業化與合作開拓之路帶來利好。這也符合企業立足中國、服務全球的商業化定位,更為其后續多款疫苗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多產品管線在海外有新進展康希諾生物后勁十足
從創立之初,康希諾生物就定位為根植于中國的全球疫苗供應者,致力于為全球提供創新、優質、可及的疫苗,這是公司的初心,也是康希諾生物成為全球疫苗企業的成長密碼。十五年來,康希諾生物依托全球領先的五大技術平臺,建立起了覆蓋十余種傳染病的數十種創新疫苗產品管線,為公司構建符合國際標準的產業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這些產品管線中,多項在海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臨床試驗方面,采取肌肉注射及吸入給藥方式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于加拿大啟動I期臨床試驗,并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今年1月,重組脊髓灰質炎疫苗于澳大利亞啟動I期臨床試驗。
產品管線走出去,技術也要走出去。本地化技術合作方面,康希諾生物穩扎穩打,逐步深化國際合作。在中國-印度尼西亞工商論壇上,康希諾生物與印尼生物制藥公司Etana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吸入用結核病疫苗的技術研發展開深度合作,并繼續推進四價流腦結合疫苗等產品合作,進一步鞏固了康希諾生物在創新疫苗領域的國際地位。
這些新進展,都立足于康希諾生物多年研發形成的平臺和技術優勢上,而康希諾生物也一直在遵循自己的研發進程,跨過疫情的波動節點,加快出海步伐,為下一階段的增長蓄力。
其實回看這一年,就像前文所說,康希諾生物有管線,有重磅產品,有技術,放量節奏快、發展勢頭迅猛,在生物醫藥市場上,技術驅動型的企業往往后勁更足、價值更高。相信給予足夠的時間蛻變,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必將迎來更廣闊的前景。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