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鈦表示近年來,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不斷提速。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銀行機構信息科技資金總投入分別為2078億元,同比增長20%。
在銀行自身加碼金融科技能力之外,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成為了其實現價值最大化及多方共贏的選項之一。金融科技企業基于多種線上線下場景與海量用戶的金融服務經驗,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積累,可以對銀行當前的能力形成有利的補充。
品鈦作為一家老牌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服務商,自成立之初就毅然選擇了科技賦能之路。與一些其它的TO B公司相比,品鈦選擇的科技賦能之路有它獨特的一面。
業內人士也曾經對這家上市多年的公司頗好奇,原因是品鈦雖然長于技術賦能,但品鈦一直屬于第三方獨立金融科技公司里牌照比較全面的服務商。其在國內擁有小貸牌照、保險經紀牌照、基金代銷牌照等多領域牌照,在海外也通過進入印尼的數字金融創新沙盒計劃、獲取新加坡CMS財富管理牌照等方式得以更強的金融能力支持。
這樣背景下的品鈦為什么選擇了科技賦能之路呢?
原因在于,品鈦的牌照能夠讓自己的技術更加擁有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穩固性。
當前,品鈦有兩大類業務,一類是數字化金融技術服務,輸出各類技術解決方案,如數字化零售信貸、數字化企業信貸、智能財富管理、金融RPA等,服務于金融機構和商業機構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另一類是數字化金融運營服務,依托品鈦旗下自有的小貸、保理等牌照開展金融業務,利用牌照業務在實戰場景下打磨技術和服務,是品鈦各類技術解決方案快速迭代和更新的試驗田,有助于更好的服務金融機構。
目前,品鈦通過提供數字化零售信貸、數字化企業信貸、智能財富管理、金融RPA等多種技術解決方案,服務了包含工商銀行、華美銀行、豐田金融、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數字化銀行Judo Bank、中國地利集團,以及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等眾多金融機構和商業機構,助力合作伙伴實現更高效的數字化轉型和業務增長。
以近幾年的合作的幾個海外案例來看,品鈦從2017年與香港富衛集團在新加坡成立合資公司PIVOT開始,品鈦的海外業務已從東南亞地區擴展至澳大利亞、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均取得重要進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來,品鈦旗下全資子公司InfraRisk在澳大利亞捷報頻傳:先是同澳大利亞數字銀行Judo Bank簽署合作協議,為其信貸業務提供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此后又相繼與Janko、Wagepay和Banjo Loans等機構達成了信貸數字化方面的合作。
在這些合作當中,品鈦更注重發揮技術的業務價值,即基于過往的實戰經驗沉淀的技術積累和業務理解,以客戶為中心、業務為導向,以互聯網化的思路和手段,通過數字化技術幫助金融機構全方位的解決業務運營效率,最終實現業務的轉型和增長。
明世勢,而知進退。品鈦主動地選擇“科技賦能”之路,是出于自身厚實的科技能力,以及在牌照支持之下的經得起實踐驗證的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