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是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打通制約國民經濟循環關鍵堵點的迫切需要,也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必然要求。近期這方面的政策頻出,其中既有對特定群體的金融支持、人文關懷,也包括一些禁止性措施。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貨運物流保暢保通工作的通知》,具體措施包括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強化對貨車司機群體的關懷和幫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提供便捷有效的綜合金融服務等。此前的4月11日,交通運輸部召開了專題會議和視頻調度會議,要認真落實“一斷三不斷”交通防疫總要求,從嚴從緊統籌做好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
4月10日,國務院發布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對保障貨運物流保通保暢進行了具體部署,現在這些部署正在具體落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有貨車司機對媒體表示,許多地方的通行政策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擁堵在高速公路上或者被封閉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情況已經大為減少。
但是,貨運物流保通保暢,當前還面臨著“條條”和“塊塊”上協同的問題。
簡單來說,“條條”是指各個系統從上至下的管理關系,也可以稱“線線”;“塊塊”則是指屬地管理,如某級地方政府在其轄區內管理各項工作。前者屬“職能管轄”,后者屬“地域管轄”。一定程度上說,在物流方面真正的堵點是在“塊塊”上,不解決“塊塊”上的問題,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就難以真正實現。
在貨運物流保暢保通方面,“條條”上的政策一直是明確的。今年3月下旬,交通運輸部就要求各地應實行分級分類交通管控,不搞層層加碼、一刀切,統籌做好道路貨運疫情防控和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工作,維護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實際執行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在本輪疫情初期,各個地方經聯防聯控機制批準設置了一批公路防疫檢查站,截至4月10日,全國總共設置了11219個公路防疫檢查站。這些檢查站在初期切斷病毒傳播、遏制疫情蔓延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F在一些防疫檢查站執行的政策不統一,甚至層層加碼,部分地方還是簡單以貨車車籍地作為限制通行的依據,對于車籍地為中高風險地區的貨車司機一律勸返,導致一些貨車通行受堵。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問題還是在于“塊塊”上。
消除“塊塊”阻礙的工作也在積極推進。16日,第一張全國統一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在福建發放。按照相關規定,對于持有《通行證》跨省份進出涉疫地區車輛,各地要保障順暢通行,有條件的地區要設立專用通道保障快速通行。
雖然《通行證》是全國統一的,屬于“全國糧票”,但一些地方認不認,還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一些地方有自己的“地方糧票”,會出臺一些更嚴厲的管控措施。一些沒有疫情的地方,也宣布將采取靜態控制措施,難免會影響到整個貨運物流保通保暢。
總之,在疫情防控期間,保障重要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通道暢通成為工作重中之重,國家為此不斷出臺政策,也有“嚴令”:對保通保暢工作不力、嚴重影響貨運物流暢通、造成物資供應短缺中斷、引發社會負面輿情的,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但真正解決“上有嚴禁令下有嚴控令”問題,還將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