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蘋果發布首款采用OLED屏幕智能手機iphoneX后,引發了市場對OLED屏幕的廣泛關注,OLED產業正式進入加擴張速期。根據DSC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OLED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7.04億臺,同比提升30.6%。現階段手機顯示技術處于LCD向OLED技術迭代的高峰時期,高端旗艦手機基本采用OLED屏幕。在近期召開的新機發布會中,iphone13系列、華為P50E、紅米K50、OPPOFind X5系列均搭載OLED屏幕。從各大手機廠商采用OLED屏幕的滲透率來看,三星手機滲透率為69%,占據首位,其次是蘋果(53%)與華為(38%)。
OLED技術是TFT顯示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與LCD相比,OLED的顯示技術更適合柔性屏、全面屏、屏下指紋解鎖、屏下攝像頭等技術的搭建,在響應速提升近1000倍的同時還兼具輕薄、色域更廣、能耗更低的特性。隨著曲面屏和折疊屏的逐步普及,柔性OLED的優勢更加明顯。在生產中,由于OLED結構更為簡單,生產流程也有所區別:前段基本相同,中段制程由LCD的注射液晶改為OLED的蒸鍍,后段制程則無需添加背光模塊。總體而言,產線設備具有較大的通用性,特別是Array 制程設備。
不過,OLED較LCD而言良率更低。據了解,國內主流制造商的大尺寸OLED良率約在三成左右,中小尺寸也曾被曝良率不及預期等問題。其中在蒸鍍環節中,玻璃基板與精細金屬掩板(FMM)的精準貼合和套合問題是導致良率不足的關鍵因素。
OLED生產過程中,通常越早發現問題,越方便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從而提升產品良率。由于生產工序的不同,OLED生產線往往需要更多檢測設備。據了解,OLED產線所需的檢測設備約為LCD的1.5~2倍。
目前在OLED背板段的生產中,AOI光學檢測設備必不可少,且主要應用于基本剝離階段之后,用以檢測蝕刻印刷不良,基板是否良品等質量控制作業。凌云光擁有的LED光源、多色光源照明、自主鏡頭能力以及自主智能相機研發生產能力,結合自主研發的機器視覺核心算法平臺Vision Ware,推出了一系列AOI檢測設備,實現了從Cell到組裝段的點燈與外觀檢測。在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無接觸等優點的同時,解決了一直存在的傳統人工肉眼翻查缺陷檢測方式主觀性大,誤檢、漏檢率高的弊端。
隨著OLED行業的蓬勃發展,中小尺寸OLED成為主流已經不再遙遠。同時,作為資金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產業,目前國內已經投產的OLED生產線共計16條,面板產業也即將迎來業績釋放。受益于國產面板廠商的擴張熱潮,相信凌云光等國產AOI設備檢測企業將會更好的與顯示屏產業結合,助力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