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國內疫情持續反復的影響,今年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升至為5.5%。3月達到了5.8%,超過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制定的全年目標控制水平。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對第一財經表示,針對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就業所面臨的的壓力,我國應盡快出臺力度不低于2020年的大規模減稅降費、社會保險階段性減免緩政策,以延緩目前仍在經營企業的信心,激勵企業保持現有崗位,防止大規模不可控失業風險的出現。
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85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5%。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2021年同期為5.3%),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
分項的就業指標顯示,本地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6%(2021年同期為5.3%);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6.3%(2021年為5.4%),其中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9%。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6.0%(2021年為13.6%)、5.2%(2021年為4.8%)。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0%(2021年為5.3%)。
與2021年同期相比,今年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青年(16-24歲)調查失業率,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
付凌暉表示,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5%,比上年同期略高0.1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的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為4.9%,與上年同期持平。
付凌暉表示,從月度走勢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升高,其中1月份和2月份升高主要是由于季節性因素,因為在春節前后求職人員換工作增加,會帶來失業率有所上升。從一般經驗來看,3月份以后隨著換工作的人員陸續找到工作,城鎮調查失業率會逐步下降。但今年3月份以來受國內疫情影響,部分人群就業難度增加,一些求職人員參加招聘也受到一定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這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有所增加,就業壓力有所加大。
張成剛表示,一季度失業率上升來源于兩個因素,一是2021年底受疫情影響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勞動者在春節后重新返回勞動力市場,使得勞動力供給小幅增加;二是受疫情反復及各地區封鎖政策影響,企業新開工不足,因此雇傭人數大幅下降。這兩點原因中,第二點是決定性的。
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疫情造成的經濟景氣程度下降,引發企業主體就業崗位供給進一步壓縮,求人比率進一步減少,給就業市場帶來了壓力。同時,由于疫情的原因,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影響,加上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的防疫舉措一定程度上對中小企業供應鏈有一定影響,雖然是暫時的,但也對企業發展和就業需求造成了一定影響。
建議盡快出臺更有力的保就業措施
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特別是3月份,由于部分地區疫情的發展,對一些接觸性行業,特別是接觸性服務業沖擊影響較大。疫情條件下,居民的批零住餐、交通運輸、文化旅游等接觸性、聚集性消費有所減少,給相關行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一些疫情嚴重地區的企業出現停產減產,交通物流受到影響,也制約了工業生產。
張成剛認為,3月份的失業率數據說明,企業正在逐步形成未來開工不足或銷售下降,固定資產投資無法收回成本的預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拋售”“保命”的心態加劇,未來恢復營業意愿減弱,加速裁員意向明顯。
針對當前一些市場主體受到的嚴重沖擊,國務院近日再一次推出了包括緩繳社會保險費在內的一攬子措施來穩增長保就業。4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特困行業實行階段性緩繳養老保險費政策,加大失業保險支持穩崗和培訓力度。
緩繳不是減免,是將應繳的費用推后繳納。一些特殊原因導致部分企業出現階段性的困難,通過緩繳幫它們度過這樣的困難期,不會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產生較大影響。
張成剛建議,在宏觀政策工具效果在短期內不明確,且在微觀主體結構性受損情況下,宏觀政策的效果有限。應盡快出臺力度不低于2020年的大規模減稅降費、社會保險階段性減免緩政策,以延緩目前仍在經營企業的信心,激勵企業保持現有崗位,防止大規模不可控失業風險的出現。
我國曾在2020年初推出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政策,2020年2~12月,各省免征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2021年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退出。
在完善就業政策方面,姚凱建議對各類市場主體和就業群體建立預警機制,對困難就業群體和企業主體對象重點支持,通過政府和市場就業服務機構提供更為細致的分類和定制化服務。在發掘新的就業崗位方面,從抗疫工作帶來的物資供應、供應鏈恢復、心理支援等市場需求及時發現和創造新的就業和志愿者崗位,更多發掘各種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元宇宙、精益創業、靈活用工等相關的新業態,創造就業市場新藍海。
付凌暉表示,盡管存在一些問題和壓力,但是經濟繼續恢復還是有比較好的條件。今年政府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有利于企業紓困發展,穩定就業崗位。同時,創業創新發展態勢持續,也有利于促進就業崗位增加;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幫扶,也有利于就業市場供需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