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奧密克戎BA.2變異株的快速傳播為上海本輪疫情帶來巨大挑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近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透露,上海疫情的傳播指數由此前的2.27下降到現在的1.23,社會面清零的目標指日可待。
截至4月14日,上海報告的累計病例數就突破30萬例。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不同特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建國4月15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新冠與既往我們所認識的所有傳染病都不一樣。大量的無癥狀感染者存在,就極大改變了疫情的發展趨勢。”
疫情的“ 阿喀琉斯之踵”
徐建國表示,歷史記錄的傳染病,從來沒有像新冠這樣有如此多的無癥狀感染者。我們這里說的無癥狀感染者,包括新冠患者的無癥狀階段。“由于無癥狀感染者可在自己不知、別人不知的情況下,隱匿傳播病毒,因此,依靠經驗來預測新冠疫情是遠遠不夠的,”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我們需要發展基于數學模型的預測方法,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也有助于大眾正確認識疫情,為社會穩定做出貢獻。”
徐建國表示,新冠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然率更高,傳播速度更快。 大量無癥狀感染者在傳播病毒,也讓此前對付其他新冠變種的一些手段失效。
“新冠疫情是前所未見的。抗擊新冠疫情是持久戰。我們不能靠經驗來推測疫情的發展。很多過去行之有效的理論、策略、方法、技術,用來對付奧密克戎可能行不通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尋找新的方法和技術,切切不能大意,應該高度警惕疫情的發展。”徐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徐建國稱,過去一段時間,我國的新冠防控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為主,但此輪疫情已經呈現出顯著的本土化趨勢,應根據這些新的形勢和特點,調整和優化疫情防控的策略。
以上海此輪疫情為例,無癥狀感染者的占比達到90%以上。對此,徐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于無癥狀感染者的控制,是新冠疫情的‘ 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新冠疫情最大的一個弱點。我們一定要對無癥狀感染者引起重視,要控制住疫情,就要先控制無癥狀感染者,控制病毒傳播,控制疫情擴散。同時要控制住重癥,降低死亡。要圍繞這兩個重點來做文章。”
要建立起疫情預測模型
盡管數據顯示,從病毒感染細胞的情況來看,奧密克戎的致病力下降了,但病毒的復制速度增加了。 “病毒的變異和進化,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不是為了致病人類。但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出現,可能會導致現有疫苗的保護力下降,已經給我們帶來新的挑戰”。徐建國表示。
全球已經有不少實驗室在進行病毒進化和變異的研究,試圖預測新冠病毒變異的方向。徐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感染的人越多,病毒變異的幾率也越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疫苗仍然是目前應對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武器。盡管疫苗產生的免疫保護力會隨著時間的延長不斷下降,病毒變異速度很快,一些變異株的抗原性可能會發生變化。但是我們仍需要加強疫苗接種,通過接種加強針,對群體獲得免疫保護,控制疫情發展。”徐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另一方面,他認為應該建立起多個疫情預測模型,而不是僅僅憑借經驗來預測疫情的發展。他表示:“我們應該鼓勵數學家、統計學家、流行病學家等,開展疫情預測,對疫情有一個發展趨勢的預判,幫助政府決策,幫助民眾科學認識疫情。”
同時,他希望大家能夠支持和鼓勵科學家開展疫情預測工作。“新發傳染病的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疫情發展的不可預測性??墒牵鹿谝咔榉揽匦枰A測。也許,有時候預測不會很準,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取得好的成績。未來新發傳染病的防控,都需要有一支疫情預測專家隊伍。”徐建國呼吁。
“新發傳染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生物安全問題,不僅僅是醫學領域的技術問題,已經超越了醫學,涉及到社會、經濟、法律、政治、國家安全等多個方面。如果我們只關注自己的專業領域,難免會有局限性。”徐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還呼吁,作為科學家,應該向公眾傳播更多的科學知識。用科學知識武裝大眾的頭腦,科學防疫,把有效防疫變成民眾的自覺行動,如有關疫苗、防護、病毒傳播等。科普宣傳是有力的防疫武器,和疫苗、藥物一樣,甚至還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