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對國內的影響也在加大。但總的看,商品和服務市場供給能力比較充足,保持價格穩定具有較好基礎。今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保持溫和上漲。一季度,CPI同比上漲1.1%,比1-2月份漲幅略有擴大。核心CPI上漲1.2%,漲幅與1-2月份持平。從月度來看,3月份CPI漲幅有所擴大,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核心CPI上漲1.1%,漲幅與上月持平。
付凌暉表示,總體上看,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食品價格同比降幅收窄。3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2.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41.4%,收窄1.1個百分點。
二工業消費品價格漲幅有所擴大。3月份,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3.5%,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三是服務價格漲幅略有回落。3月份,服務價格同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3月份CPI漲幅擴大主要是由于鮮菜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受疫情和天氣因素影響,3月份鮮菜價格由上月的同比下降0.1%轉為上漲17.2%。3月份國內能源價格同比上漲13.4%,漲幅比上月擴大1個百分點。二者合計影響CPI上漲1.32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的近九成。
付凌暉表示,從走勢看,盡管存在國際輸入性因素以及部分鮮活食品短期供給壓力,但總的看,CPI保持溫和上漲的有利條件比較多。從需求看,消費和投資需求仍處在恢復之中,對價格拉動作用有限。從供給看,糧食生產連續豐收、庫存充裕;生豬產能總體恢復,豬肉供給總體充足,價格還在下降。我國商品和服務市場供應能力比較充足,3月份,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處于較低水平;服務價格同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同時,市場保供穩價的措施還會持續顯效,也有利于價格穩定。因此,價格保持總體穩定溫和上漲的態勢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