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傳統文化為基底的文創產品不斷驚艷國人,“國潮熱”、“文創熱”成為流行趨勢。而作為一直以來富有“智慧”傳承的手工藝產業,也在工業潮中跑出了一條“康莊大道”,讓手工藝技藝展現出更為強勁的市場價值。而作為關注手工藝發展的中國服裝行業龍頭,依文集團正是通過不同方式挖掘手工藝的深層次價值,幫助更多的手工藝人從山里走向都市走向全國更走向世界。
深耕民族文化 賦能鄉村振興
在“文化創新熱”中,一批文創產品迅速火爆市場,然而卻很快銷聲匿跡。專家指出,有文化內涵的文創才有生命力。
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十多年來,依文集團深深扎根于腳下的土地,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不斷探索中國民族文化的時尚化表達。
資料顯示,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和東方美學文化的傳承及賦能平臺,依文·中國手工坊始終致力于研發產品、創新設計,建立起一個完整開放的線上數據庫系統,收錄5000余種中國民族紋樣,展示著18000余名繡娘和她們擅長的技藝。通過IP化、時尚化、市場化、產業化的模型探索,為全球的設計師和合作者提供機會,讓民族藝術與現代技術融匯創新,讓大山里的手藝人與全球設計師合作,讓上百萬消費者體驗了中國民族手工藝的獨特魅力,讓世界看見中國手工藝之美。
除了打造中國時尚表達方式,依文·中國手工坊更關注手工藝產業以及手工藝人長期發展。依文集團通過鏈接全球優質資源,搭建合作平臺,拓寬手工藝人的視野,并通過國際文化交流推動服裝服飾產業化發展,推動手工藝者創業增收、脫貧致富,讓鄉村手工藝人的個體價值逐漸形成產業價值,成為賦能鄉村文化振興的產業化模型,傳承中國傳統手工藝,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實現傳統文化新生。
18年間依文·中國手工坊推動布依族、苗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黎族等20多個民族以及甘肅、青海、云南等10個省份的手工藝文化走進都市、走向世界。為當地手工藝者提供訂單式標準化培訓,為少數民族中小型企業提升產品形態,助力他們實現市場化、產業化轉型。
助力指尖產業發展 持續擴展影響力
除了自建平臺,為手工藝發展搭建通路之外,依文·中國手工坊也在通過各種方式來持續助推手工藝產業的發展,為更多手工藝人創造更為廣闊的視野與發展平臺。其中與相關機構協作為手工藝人打造專項活動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11月11日,由北京市婦聯主辦,市巧娘促進會承辦,依文集團協辦的“北京市第三屆婦女創新創意大賽暨手工技能大賽決賽”在園博園內開賽。來自四個項目類別的40名選手參加比賽,大賽決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2名,東城、豐臺、通州等8個區獲得優秀組織獎。
此次進入決賽的選手,涉及手工編織、刺繡、手工布藝、工藝畫四個項目,是從各項目初賽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她們中,有熱愛手工創作的民間藝人、具有手工藝專長的女性人才,也有非遺項目傳承人,既有在各類比賽中屢戰屢勝的“巧手名家”,也有入行時間不長的新人;既有非遺技藝的絲綾堆繡,也有頗具國際流行語言優勢的壓花作品。選手的作品集中體現了當代審美與傳統技藝的結合,在追求美觀性的同時兼顧實用性,讓手工藝商業價值得以全面綻放。
北京市婦聯主席張雅君指出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一大批女性手工藝人才脫穎而出,實現了老北京民俗、民間手工藝遺產的延續傳承與創新發展。希望各位參賽選手能不斷創新手工產品的設計理念,完善制作工藝,在保護、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引入創新元素,讓中國傳統手工藝走進現代生活,成為時尚新貴。
正如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所說,一個中國品牌,如果不能夠把自己的文化源頭和美學價值帶給世界的話,無論我們做得多大,可能你都很難在這個世界上產生真正的影響力。而依文·中國手工坊在找尋文化源頭的同時,也讓中國民族手工藝走向臺前,對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