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今,廣州本次疫情累計報告新冠病毒感染者131例。
4月13日15時至14日15時,廣州新增28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其中確診病例23例,無癥狀感染者5例。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在14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增28例感染者均與此前公布的白云區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發生的場所相關聯。
陳斌透露,本次疫情感染者年齡段相對集中在18—50歲,社會活動相對活躍,同時在密閉半密閉酒吧、網吧等場所相繼發生聚集性疫情。
本次廣州疫情中,白云區棠景街首先發現陽性個案,后續的新增感染者也主要分布在該區。廣州疾控中心曾預判,白云區棠景街人口基數多、人口密度大,并且這一帶的人員跨區活動比較頻繁,傳播風險極大、防控難度也極大。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綜合研判,白云區于14日發布了關于調整部分管控區、防范區的通告,新增了6個區域為管控區,并將部分管控區調整為防范區,涉及景泰、三元里、云城街3個街道,調整面積約4.3平方公里,涉及人口約6.8萬人。
在核酸檢測方面,4月8日以來,白云區已開展五輪全員核酸檢測。根據專家意見,在第五輪增加了抗原檢測,采取“核酸檢測為主、抗原檢測為補充”的篩查模式。
陳斌表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近日,廣州向部分管控區域居民發放抗原檢測試劑盒,目的就是提高檢測效率,盡早發現感染者,抗原檢測是對核酸檢測手段的補充。充分發揮抗原檢測操作簡單、出結果快的優點,有助于提升疫情防控的哨點預警靈敏性,但抗原檢測沒有核酸檢測精準,所以抗原檢測不能完全替代核酸檢測,發現異常后應立即采集核酸復核。
廣州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張周斌在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疫情傳播指數已經從疫情發現之初最高的5.7下降到1.7,也就是說1個感染者在一個傳染期內可以傳染的人數從5.7個下降到1.7個。4月8日疫情發生以來,各項防控措施起到了良好效果,但很多措施和數據還需要進一步的鞏固和觀察,疫情傳播指數需要降到1以下并維持一個潛伏期才能算是基本阻斷了疫情的傳播。因此,接下來的幾天仍然非常關鍵。
與廣州聯系緊密的佛山,也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4月14日,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分別發布通告,確定在全區范圍實行圍合管理。
圍合管理是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作出的綜合研判,圍合管理區域內,以村(社區)、片區或物業小區為單位進行圍閉,保留部分出入口設置檢查卡口,人員、車輛憑通行憑證出入,不在圍合管理區域內居住、工作或與區域無關的人員謝絕進入。
佛山此輪本土疫情始于4月6日,在貨車司機(外省來佛)及其關聯重點場所人員排查中發現無癥狀感染者,軌跡涉及南莊易運農產品交易中心、西樵科技工業園等。目前,該傳播鏈累計報告陽性個案共34例。
佛山與周邊城市交通聯系緊密,佛山跨市公交線路可達廣州、肇慶、中山、江門等市。據佛山市交通運輸局消息,14日起,市民搭乘佛山跨市公交線路須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同日,據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消息,結合佛山市疫情防控工作安排,14日20時起,對金沙洲北部區域廣州市跨佛山市的公共汽車6條線路進行臨時調整,5條線路不進入佛山運營,1條臨時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