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夜晚,許多人的朋友圈幾乎被同一個文化事件刷屏。61歲的搖滾音樂人崔健在個人微信視頻號上舉辦了首場線上演唱會。從熱場至返場表演結束,這場近4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超過4400萬人次觀看,點贊數破億。這也刷新了近期線上演唱會、音樂會在線觀看數的紀錄。
盡管近年崔健并沒有頻繁活躍在公眾視野,但從當晚的熱度來看,他在中國搖滾音樂史乃至整個流行文化浪潮當中,仍然享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他的歌迷們借此重溫青春年代的熱情與記憶,年輕觀眾也感受了那份獨屬于崔健的搖滾魅力。
演唱會間歇與竇文濤的對談中,崔健談了他對搖滾以及音樂的理解,并提到現場對于原創音樂的重要性。在疫情陰霾或是生活重壓之下,線上演唱會對于觀眾而言也是一次情緒的集體釋放,靈魂仍然擁有歌唱的自由。正如崔健所提到的,真正的幸福是分享,而音樂就是在做這件事。
在開場歌曲《留守者》之后,崔健以一句“所有那些沒有擊潰我們的東西,都會讓我們更加堅強”引出了《從頭再來》的演唱。這首創作于30多年前的搖滾歌曲,經過新的編曲之后,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與魅力。與崔健合作多年的樂手劉元、艾迪等音樂人一同貢獻了當晚高潮迭起的演出。
整場演唱會包含了多首經典歌曲比如《假行僧》《花房姑娘》,也有崔健在2021年在《飛狗》中的新歌。創作或是表達,崔健仍然在不斷進行新的實驗。在竇文濤提到如何堅持創作搖滾樂的問題時,他認為文學的表達熱情、音樂律動的熱情和荷爾蒙這三種元素是創作和表演的原動力,擁有其中兩樣,就無所謂“堅持”,而是享受。
崔健與演出嘉賓,音樂人趙牧陽和梁博的合作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無論是趙牧陽的三弦、秦腔與搖滾的融合還是新老一代搖滾人同臺演唱,都讓人感受到中國搖滾樂的民族魅力、精神傳承,體會到搖滾這這種藝術形式的自由與野性。最后的返場曲目,崔健以一首說唱歌曲《超越那一天》反駁竇文濤對他“說的不如唱的好”的評價,再次將現場氣氛引入高潮。
盡管臺下僅有竇文濤一位觀眾,但屏幕前數千萬人共享同一個現場,任何一個線下場館都無法容納如龐大體量的觀眾。
整場演出過程當中,崔健屢次邀請觀眾互動,“讓現場不那么寂寞”。他提到過去曾有些抵觸彈幕,認為只有在歌曲間歇互動才比較合適,但今天的他覺得:“還是應該尊重一下網絡文化。”他希望觀眾互相之間能夠通過音樂建立源源不斷的緣分。在他看來,藝術并沒有那么復雜和遙遠,無所謂教育程度的高低,它就在每個人的身體里。
自疫情侵襲后的兩年多時間里,線下演出遭遇了嚴重打擊,雖然去年有所回暖,但因為限制上座率等原因,票房收入與疫情前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與此同時,音樂人也與流媒體積極合作,在線上呈現現場演出。抖音、網易云音樂、摩登天空、騰訊音樂等平臺也持續策劃現場演出,從最初簡單的現場演出搬演,發展成為利用數字科技給觀眾帶來臨場感更強的視聽娛樂。
音樂人渴望現場和舞臺,因此也在積極尋找與觀眾互動的新方式。崔健認為,現場是一種載體,長期不做現場音樂會喪失創造力。在他看來,音樂家的現場是能夠講故事的。為了能夠呈現一臺不輸線下的現場演唱會,團隊付出了很多心血,通過歌曲的編排、舞臺效果的配合,向觀眾“講故事”,保證在豎屏觀看的同時,不丟掉現場表演的魅力。
從五月天跨年演唱會、西城男孩演唱會、國外電音現場演出、張國榮演唱會修復版,再到崔健現場演唱會,如今線上演出通過各種營銷手段破圈,觀看人次屢創新高,也意味著線上演出不僅是線下演出的補充,也已經成為演出產業營收的重要板塊。
(圖片來自崔健線上演唱會截圖)